3)第1140章 1149:不可回避的话题(第二更)_功夫帝皇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亚洲人,有着很多相同的习俗,还有着同样的黄色皮肤。韩国自然更加向往开拓中国市场。

  一个巴掌拍不响,中韩电影人的深度合作,源自于双方“互有需求”。俗话说就是一个愿打,一个愿挨。

  先说韩国这边,几乎所有电影导演都知道一个共同关注特点。那就是韩国本土电影市场太小,迫切需要向外扩张。而在距它仅一海之隔的中国,215亿的年票房产量已排名全球第二。引发众人垂涎。毕竟韩国电影上天的票房,也不过五个多亿人命比,上千万人次而已。可这个观影人次放到中国,就根本不算什么。随便一个卖座大片就能达到这个数字。“因为你的观众总量是10多亿,人家是5000万,这根本就不是一个量级。

  而对电影人而言,自己的作品能被更多观众看到,这几乎是每个韩国电影人的共同梦想,而且还能赚钱养家糊口。

  不同于欧美市场的文化差异和日本市场的民族对立情绪,中国市场显然成为了韩国电影人走出国门的最好去处,这里不但有相近的地缘文化。还有大得超出想象的合作空间。

  除了导演、编剧和演员,大量的特效制作人员、灯光、美术、服装、制片……都在中国找到了工作机会。

  李东来看过一个报道。也是《大明猩》执行制片人孙长铉的报道,他曾经说过,“刚来中国时,负责的是冯小岗《集结号》的特效拍摄,后来又陆续接拍了《唐山大地震》、《一九四二》、《大明猩》、《登陆之日》等众多中韩电影,练就了一口纯正的普通话,京城也成了他的第二个家。“对于做电影的人来说,中国是一块新兴市场,这里有无数机会。”他有些感慨,“这是我们之前没有预想到的。”

  这是个不可回避的问题,钱总会有人去赚。哪怕韩国人不来,也会有其他人到来。中国市场现在的情况是不缺钱,却人才。那些中国土豪是相当猛的,他们可以狂砸钱,找来韩国人拍戏。

  而韩国恰好不缺乏技术和故事,这就是一拍即合。

  而对中国而言,最近10来年,尽管有大量的韩国电影人到中国发展,但其实两国真正的“合拍片”却少得可怜。真正的中韩合拍片其实只有两部,一部是2000年的《飞天舞》,另一部就是2013年的《大明猩》。

  所以与其说是“韩流入侵”,不如说是“人才引进”。

  过去我们印象中,那些以“中韩合拍”为噱头的影片,其实大部分都是由中方出全资,雇佣韩国导演、演员进行拍摄的“伪合拍”。

  中影集团合作制片公司总经理张恂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,目前合拍片的基本标准有三条:一、双方共同创作剧本,故事要与中国有机关联,当然这也就意味着要在中国取景;

  请收藏:https://m.jianqingyang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